冯善书:被忽略的资产变现能力
2018-09-16 23:31:01
  • 0
  • 0
  • 0



看着我多年从事财经专栏写作,一些人想当然地便认为借助我的人脉,可以帮助他们把手里囤积多年的古董和艺术品流通出去。甚至有一些半路出家的收藏者,也常常会慕名找上门来要跟我“合作”出货。

利润是刺激需求产生的最佳药引。只要是预期能够给别人带来效益的资产,在市场上总是能够找到买家来接盘。有位搞典当行起家的仁兄,过去几年利用别人的债务危机“以物抵债”搞来一大批字画,光是这些字画的图片就拷贝了几百兆给我,问我有没有识货的下家可以帮他把这些艺术资产变成现金,如有成交可以给我30%的提成。我打开这些图片,越看眉头就锁得越紧。这哪是什么“艺术资产”,全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走江湖”人士的作品,不要说给三成回扣,就算把八成利润让给我,我也不可能帮他找到如此仗义的接盘侠来。我问他:“别人骑辆摩托或拿只手表来找你当点钱急用,你都晓得捉磨一下,这些东西收进来,万一对方到期不来赎回,自己能不能找个买家倒出去。怎么一遇到字画,头脑就反而不灵光了呢?”他说:“对啊,我怎么就没想过,只有那些在现实中能够变现的艺术品才能叫做资产呢?”

事实上,我们身边像上述这位仁兄的大有人在,从别人嘴里乍一听到古董、珠宝、字画这些名词,内心便条件反射式的有种肃然起敬的感觉。这显然是在一种错误认知和经验的影响下作出的心理反映。古人尚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难不成古董、珠宝、字画,就没有真假贵贱的差异了?

在中国乃至全球,倒卖古董艺术品都称得上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只不过,这个古老的行业在中国这片热土上真正走向繁荣,却是最近几十年的事。这归功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高速发展。根据马斯洛的理论,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因而,在过去任何一个时代,古董和艺术品,作为一种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为目的而存在的特殊产品,都远远未能达到走进千家万户的程度。到了今天,相比其它市场来说,人们对艺术品的消费仍然是一个相对小众的行为。即便在一些受教育程序较高的群体,具有艺术品日常消费习惯的人,占比一般也难以超过三成。

然而吊诡的是,就是在大众艺术品消费还没有得到普及的现实背景下,艺术品金融却早已被一些机构或个人推进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在拍卖会上,一些现当代艺术家的作品被莫名其妙地炒到了古代艺术品都未能启及的价位。由于金融资产的价格完全是由人们对资产未来升值前景的预期来决定的,而不是由这类资产的实际成交价格来拉动的,因而,场内的资本屡试不爽地通过各种“天价成交”干扰场外人士对真实市场交易状况的认知和理解,从而为一些并不具有价值根基的炒作标的寻找着更多的接盘者。这就能够解释,为什么处在这个行业最低端的邮币卡,也能通过一些电子盘被炒出一波又一波的天价行情。

我们之所以会相信炒家散布的谎言,是因为在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忽略了艺术品资产本身应该具备的价值变现能力。这也是一切不负责任的炒家都在极力回避的真相。唯有发现这些真相,我们才能躲开利益集团联手布设的投资陷阱。

本文首发于《收藏/拍卖》杂志。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